- 首頁 >
- 科技軟件
-
5類10項科技“利器”守護美好家園!→中國建筑科技賦能防災減災
減輕災害風險守護美好家園今天是5月12日也是第14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一直以來中國建筑致力科技創新應用先進的抗震、防臺風、避雷等技術防范化解災害風險壓實防災減災“基石”筑牢風險防線守護民生福祉下面跟隨藍寶一起...
2022-06-28
-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十四五期間,將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服務業繁榮...
2022-06-27
-
數字科技的發展不僅為信息傳遞帶來了很大的便捷,也為大眾帶來了震撼的視覺體驗,建筑投影便是其中引發大眾熱議的話題,它的應用為城市建筑穿上了“新衣”,進而引得行人紛紛駐足觀賞。?建筑投影的實現主要是通過投...
2022-06-20
-
成都首個“近零碳建筑”長什么樣?記者實地探訪——看“綠建筑”背后的“黑科技”中建濱湖設計總部(中建低碳智慧示范辦公大樓)全景。 中建西南院供圖大樓四周墻面采用玻璃幕墻。 中建西南院供圖在興隆湖畔的一個辦...
2022-06-17
-
隨著社會發展,新時代高新技術不斷涌現出來,可以說是日新月異,那么這些新興技術給建筑行業帶來了哪些便利呢?相信大家都聽過這樣幾個名詞: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BIM。聽起來或許高大上,但其實這些...
2022-06-16
-
可彎曲的混凝土!我國科學家研發新材料助力民房抗倒塌提升10倍以上
3月19日14時11分在西藏那曲市比如縣(北緯31.94度,東經92.74度)發生6.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初步估算震中烈度約為7度。直播現場鄧明科教授向嘉賓講解。史俊斌 圖同日幾乎同時(3月19日14時30分),在陜西秦嶺...
2022-06-15
-
蓋棟大樓需要多長時間?采用傳統建造方式,每建一層大約需要10天。但利用裝配式施工技術,修同樣高度、同樣質量的建筑,一層樓只需3—4天。這,就是裝配式建筑的“魔力”。截至目前,重慶已有上千萬平方米的項目采用...
2022-06-14
-
3D打印的樓房模型(左)和鏤空雕花構件(右)。 朱曉穎 攝中新網南京10月20日電 (記者 朱曉穎)回收粉碎被“遺棄”的建筑垃圾,利用3D打印技術將其“塑造”成新的建材;從工廠全自動流水線上“流淌”出的樓房“零件”,可...
2022-06-13
-
建筑“黑科技”:3D打印房屋,不用暖氣照樣暖和,還能降房價?
在科技不斷改善人類生活的今天,建筑領域也要提高科技含量,來迎接未來的社會變革。建筑“黑科技”,不僅可以讓大眾住得更舒適、更便捷、更環保,還能降低建筑成本,以至于可能會降低房價。業內人士表示,中國3D打印...
2022-06-10
-
智能家居技術增強了家用電器、家庭安全、照明和娛樂。許多行業已經開始將人工智能與智能設備相結合,以改善連通性。人工智能被描述為連接多個物聯網設備的橋梁,以及具備改進處理和學習能力,以預測人類行為。支持人...
2022-06-09
-
在大流行之前,我們將大約90%的時間都花在了建筑物上。這聽起來像是一個驚人的統計數字,但是當你開始認真審問它時,可能會覺得其實一點都不夸張。我們出生于醫院,童年時在家庭和學校度過,然后前往中學和大學,畢...
2022-06-07
-
如今,相較于中國對新冠疫情的成功控制,國外許多國家任然還面臨巨大風險,許多企業員工任然被迫選擇居家辦公模式。Technologywithin技術主管Richard Morris表示,隨著員工返回辦公室,技術是工作空間提供吸引力的關...
2022-06-06
-
引入智能技術之前,先看看這5個問題!By Matt White當建筑業主和開發商為他們的建筑組合增加智能時,他們應該期望的不僅僅是升級系統。將現有建筑改造成智能建筑需要的不僅僅是簡單的系統升級。其需要大量的規劃和設...
2022-06-02
-
在上一篇文章《值得關注的27個新興建筑科技趨勢(一)》與《得關注的27個新興建筑科技趨勢(二)》中,我們分享了從BIM、無人機、VR/AR、3D打印到自動駕駛、機器學習等建筑科技新趨勢。接下來,我們繼續分享從可穿戴...
2022-06-01
-
在上一篇文章《值得關注的27個新興建筑科技趨勢(一)》中,我們分享了從BIM、無人機、VR/AR、3D打印以及人工智能等建筑科技新趨勢。接下來,我們繼續分享從自動駕駛汽車到機器學習等新興科技在建筑工程行業的應用。...
2022-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