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松綁樓市政策,炒房客的好日子又要來了?答案絕對是否定的
發布時間: 2022-06-30 瀏覽(1546)
眾所周知房地產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自去年下半年開始,我國100城的樓市銷售情況就非常不樂觀,國家經濟也逐漸萎靡不振。步入2022年,相關部門為了促進人們的購房熱情,通過降首付、降貸款利率、取消限購政策、對人才購房進行補貼等手段松綁樓市,這一松綁樓市的舉動可謂是前所未有。
此時有人不禁發出疑問,這樣一來炒房客的好日子不就又來了嗎?其實我們大可不必擔心,在“房住不炒”政策的要求下,執著的炒房行為只會越來越少,看完這3點你就知道其中的緣由了:
第一,房地產稅遲早會來
雖然前一段時間,中央明確表示,根據當前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各城市均暫不具備開征房地產稅的條件,但基于我國樓盤空置率高、房企經營模式太單一導致房價降低時,政府財政收入劇減的事實,房地產稅務早晚會開征。否則相關部門用于城市基礎建設的資金將嚴重不足,各地人民生活的幸福感也會與日俱減。
當炒房客還要為突然增加的持房成本憂慮時,他們肯定會加快從樓市脫離的速度,尤其是那些名下房產數量很多、房子價值相對高的資深炒房客,將帶頭將自己名下的房源率先掛盤至二手市場。
第二,房價再漲也不能脫離實際
去年下半年開始,我國樓市遇到了罕見的寒冬期,就連以往打得火熱的“金九銀十”也沒能逃離,今年在政府的積極調控和開發商的努力下,房價回溫的趨勢比較明顯。但我們不能忽略“保障全體人民住有所居”這一主基調,這意味著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房價將逐漸回歸理性,否則樓市的購買力顯然不足。
如果房價越來越穩定,炒房客的日子勢必不似從前般好過,因為他們盈利的根本手段就是將房子低買高賣賺取差價,如果無利可圖還不如趁早將時間和精力,放在別的方面。如今很多城市又實施了“二手房限價”政策,進一步將二手房的流通性扼殺在搖籃里,炒房客們若仍心存僥幸想將房價抬高,也基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第三,貸款審批政策日趨嚴格
雖然去年央行兩次降低對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給銀行劃撥了更多用于放貸的資金。但今年元旦我國正式實施的《第二代征信業務管理辦法》,更加全面顯示了個人負債等情況,炒房客名下的房子不在少數,成功申請貸款的可能性也由此降低。俗話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沒有了大量的后備資金支持,他們再想炒房也沒有什么資格。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打賞
×贈送成功!
贈送記錄可在消息中心查看
已扣除 30筑訊幣